西安新闻网讯 27日上午,灞桥区席王街办唐都社区园丁花苑小区的核酸采样点还没开始搭建,一位陌生的志愿者已经在这里等候多时了。好几天的一起工作,检测点的医务工作者、社区工作者和物业管理人员相互都已熟悉,但他们对眼前这位“冒出来”的志愿者感到有点儿诧异,又有点儿惊喜。原来,这位志愿者是安康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的主治医师周高东,今年9月开始在唐都医院进修学习。12月17日居家隔离,隔离期间就主动向单位申请参加抗疫工作。结束居家隔离后,他就立刻联系社区,申请参加核酸采样工作。
“跟社区联系,自愿参加核酸采样点采样,但还没接到具体工作通知。”周高东说,27日那天天气寒冷,想到那么多人在抗疫一线受冻受累,自己实在坐不住了。于是,他早早就出现在了所居住小区的核酸采样点上,等候素未谋面的“战友”。天寒地冻,采样工作强度大,这些周高东都有心理准备。他说,为节省时间,也为了节省防护服,会尽量少吃少喝,以减少上厕所的次数,大家都是这样做的。那一整天,周高东只吃过一顿早饭。“男同志还好,女同志有时候会低血糖,顶不住,我就多承担点任务量,让她们能休息下喘口气。”傍晚,是采样员最疲惫的时刻。周医生所在的采样队已经转点三个小区,采样一万多份。晚上7点多街办干部接到通知,还有一个点位需要采样。“我去吧,让他们休息。这个点位量不大,我一个人就够用了。”于是,周医生作为唯一的采样员又去了下一个点位。当天采样结束时,已快晚上11点。周医生处于随时待命状态,社区哪个点位任务重,需要采样员,他就被安排到哪里去。同时,他还在等待单位的随时召唤,“任何时候都可以冲上去”“没有困难”。
周高东在自己的抗疫日记里写道,“没有不散的云,没有不亮的天。踏平坎坷的路,拥抱温馨的风。”“疫情总有一天会结束,我们的城现在正在经历风雨,但过后就会有彩虹。”(文章来源:西安新闻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