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高血压日 | 高血压患者 日常生活中该怎么做?
今天是“世界高血压日”
今年的主题是
“精准测量 有效控制 健康长寿”
高血压,是指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,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收缩压≥140mmHg和(或)舒张压≥90mmHg。
这是一种临床多发病、常见病,会导致心、脑、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。若不积极控制,会增加脑卒中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、心力衰竭、肾衰竭的风险,严重危害人类健康。
❖高钠、低钾膳食。高钠、低钾膳食是我国人群重要的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。调查发现2012年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的平均烹调盐摄入量为10.5g,虽低于1992年的12.9g和2002年的12.0g,但较推荐的盐摄入量水平依旧高75.0%,且中国人群普遍对钠敏感。
❖超重和肥胖。超重和肥胖显著增加全球人群全因死亡的风险,同时也是高血压患病的重要危险因素。近年来,我国人群中超重和肥胖的比例明显增加,35~64 岁中年人的超重率为38.8%,肥胖率为20.2%,其中女性高于男性,城市人群高于农村,北方居民高于南方。
中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与高血压发病关系的随访研究结果发现,随着体质指数(BMI)的增加,超重组和肥胖组的高血压发病风险是体重正常组的 1.16~1.28 倍。超重和肥胖与高血压患病率关联最显著。
❖过量饮酒。过量饮酒包括危险饮酒(男性 41~60g,女性21~40g)和有害饮酒(男性60g以上,女性40g以上)。我国饮酒人数众多,18岁以上居民饮酒者中有害饮酒率为9.3%。限制饮酒与血压下降显著相关,酒精摄入量平均减少67%,收缩压 下降3.31mmHg,舒张压下降2.04mmHg。
❖长期精神紧张。长期精神紧张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,精神紧张可激活交感神经从而使血压升高。
❖其他危险因素。除了以上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外,其他危险因素还包括年龄、高血压家族史、缺乏体力活动,以及糖尿病、 血脂异常等。近年来大气污染对血压的影响也备受关注。
高血压患者
日常生活中该怎么做?
✔合理膳食。适度减少钠盐摄入可有效降低血压,建议钠的摄入量减少至2400mg/d。减少烹调用盐及含钠高的调味品,包括味精、酱油;避免或减少含钠盐量较高的加工食品,如咸菜、火腿、腌制品;烹调时尽可能使用定量盐勺,以达到警示的作用。
另一方面,增加膳食中钾摄入量可降低血压。增加富钾食物的摄入量,如新鲜蔬菜、水果和豆类;肾功能正常者可选用低钠富钾盐。建议高血压患者饮食以水果、蔬菜、低脂奶制品、富含食用纤维的全谷物、植物来源的蛋白质为主, 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摄入。
✔控制体重。减重是控制血压有效的生活方式改变之一。如果超重或肥胖,即使减掉少量体重也有助于降低血压。除了减重,还应该注意腰围。腰部赘肉过多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。一般建议男性腰围不超过90cm,女性腰围不超过85cm。
✔戒烟限酒。吸烟是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。戒烟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。建议高血压患者不饮酒。如饮酒,则应少量并选择低度酒,避免饮用高度烈性酒。
✔增加运动。运动可以改善血压水平。运动应以有氧运动为主,无氧运动为补充。建议每周4~7天,每天累计30~6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,如步行、慢跑、骑自行车、游泳等。
✔减轻精神压力。长期处于压力状态可能导致出现高血压。应认真考虑导致压力的因素或事件,并努力消除压力,减轻交感神经兴奋性从而控制血压。
✔管理睡眠。对高血压病人来说,充足的睡眠是其血压能保持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。睡前避免情绪激动,不可恼怒、娱乐过度、精神紧张、说话太多等,以免影响休息,而引起血压的波动。避免吃食品、饮酒、抽烟、喝茶,因为这些可以影响睡眠质量,引起血压升高,加重心脑的负担。
文章来源:生命时报 人民网
高血压日常生活中该怎么做?
高血压患者
日常生活中该怎么做?